华为有国有股份吗?
华为有国有股份吗?华为是一家由劳动组成的企业,任正非,一位曾经的铁路工人,十几名同事一起砸下积蓄,凑了21000元创办了一家公司,这就是华为的前身。那个时候的华为还不是国企,是一家纯民企,但是,到了1998年,华为迎来了巨变。
1998年,120名香港工人和工作人员袭击了华为驻香港代表处,这不仅仅是冲突和打架事件。这120名香港人宣布单方面停止工作,声称他们拒绝华为的要求:作出不合理的减薪高达50%,有时甚至高达70%。华为说他们支付的工资太高了。据报道,华为当时要求香港员工自愿减薪,增幅为50%,这对于刚刚工作的员工来说,似乎有点无法接受。员工们集体辞职,他们给任正非写信,要求公司恢复工资。但是,任正非没有同意他们的要求,也没有回复他们。
经过一段时期的讨论和协商,华为雇用了一名英国律师,为这些拒绝工作的香港员工申请工作。通过采取这种做法,华为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结果:这些香港人被迫辞职,然后不得不通过法律途径恢复与华为的关系。由于他们的所作所为,英国律师被华为解雇了。1999年9月,这位英国律师向法院起诉华为,要求支付280万英镑的离职补偿金。但在接下来的8年里,华为一再拒绝支付这笔补偿金,最终,在英国高等法院作出裁决,要求华为支付补偿金后,华为才对英律妥协。
截至1999年底,华为共有26214名职工,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1999年,华为的研发投入就达到了12亿人民币,比1998年增长了35%。但是,令人奇怪的是,从1997年到1999年底,华为没有上市。是什么制止了华为上市?答案就是《外资企业和条件限制》。这个文件规定,如果外资企业被外资收购,100%的外资股份将被禁止外国收购,这意味着,华为将是央企。
这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这个文件规定,如果公司在三年内被外资收购,将被视为不合格的外资企业。外资企业不合格?那怎么办?只能被外资国内企业收购。现在,中国人理解的国家控股,就是指通过购买外国公司的股票,成为外国公司的最大股东,或者至少是前三大股东。这就是所谓的通过资本运作来实现国家控制。
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用这种方法是完全行不通的。因为华为当时拥有的国内资产无法变现。如果全部卖掉,外资控股就成了合法化。这不是国家控股,而是国家明抢。华为明明是一家由国内人创办的纯粹民营企业,却必须被国有资本控股。如果华为无法上市,就无法有效地利用资金进行管理。它将被逼向死路。要么被国有化,要么被迫倒闭。这个选择很简单。
华为被迫放弃了上市,被迫放弃了股权多元化,被迫放弃了员工入股。当然,不上市也好,上千年,有国资的存在,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就不得不为国有资本负责。而华为真正的老板任正非,却偷偷地把钱转移到了国外。在2017年任正非的四女儿孟晚舟在加拿大的绑架事件中,人们才发现,原来华为的实际控制人不是任正非,而是美国籍的 Suzanne Sarowin 女士。
从1999年到2007年,也就是在任总为了实现“全球化”的同时,他的家人却“华人化”了。不过,这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当华为在海外不断发展时,它却从一家完全由其创始人控制的企业,变成了一个跨国企业。
华为的创始人当然应该获取报酬,但毕竟华为是一家由外国员工创办的公司,他们也应该得到相当比例的股权,而不是被创始人完全控制。但事实并非如此。到目前为止,华为只有一家中国公司,所有的子公司都是建立在外国司法管辖区。这说明什么?如果华为是一家跨国企业,就应该在注册地注册为外国公司,而不是中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