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几次投资?

闻靖琴闻靖琴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96年-03年的时候,中国电子工业还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国家提出“跨世纪工程”,就是希望把中国的电子行业搞上去(当然这个计划失败了)。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各地都希望能建设一个电子产业基地,因此当时四川和南京分别提出了要做“东方硅谷”、“西部科学城”的计划并得到了中央的支持。

所以在这个大前提下,当时国内很多电子企业都在扩产或者新建工厂,比如武汉光电、厦门半导体、西安微电子等等,也包括当时的乐晶微显示、山东莱阳的显像管厂等等。因为技术成熟、市场需求巨大,这些项目当时都是采用政府主导,国企牵头,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同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那么在这种大环境下,8.5代线显然是个符合时代需要的好项目。于是2001年7月,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报告,请求将成都建成为中国第一台8.5代液晶显示器生产基地,并得到批准。随后成立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14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8.5代线就属于这个项目的其中一环。 后来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个项目就搁浅了。

其次,你提到的第二次投钱,应该是指后来的8.6/8.8代线吧,这条线的由来也是有一段故事的—— 2008年下半年,由于国家实施家电下乡政策和数码产品以旧换新的政策,使得国内平板市场在短时间内出现爆发式增长,产能急剧放大。据信,仅京东方一家就在那个时候新增了几十条生产线。

我了解的情况是,当时江苏某地政府有意介入平板显示领域,经过多次论证后,选择了OLED作为突破口,并在苏州召开发布会,宣布要建成亚洲最大的OLED基地。其实,当时江苏的这个规划是与京东方联合的,因为当时京东方正在建设自己的多条LCD生产线,并没有精力来做OLED,于是江苏的这个项目就跟京东方“分手”,转而找上了彩虹。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陕西的液晶面板制造项目一拖再拖,最后于2013年底建成投产,即现在的咸阳8.6代线。至于为什么是咸阳而不是西安?据说是因为西安有西飞和中航工业这样的央企,实力雄厚,而咸阳主要是地方资源,所以项目给落户到咸阳市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