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多技能板?

郎维鸿郎维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想法很好,只是现在国内还比较少看到实践性的案例 个人认为可以把这种理念结合到目前普遍存在的“人才培养”项目中 在项目设计之初加入一些素质模型或人才标准的维度考虑,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引导学员完成这些能力模块的掌握与提升,那么在项目结束后学员的能力也就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多技能板的运用可以结合培训后的考核环节去检验并进一步确定学员的短板和能力的发展需求,帮助学员真正学以致用

不过这种课程模式的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考虑到具体的企业文化和当前项目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有一定的试水过程来迭代优化 同时我也在思考是不是可以将传统的大班授课的模式转变为一对一的小班化教学,根据学员的不同岗位需求和特性来量身打造培训课程,增强课程内容对学员个人的适配性,进而提高培训的吸收率 现在很多培训机构都在讲“实战培训”“场景训练”等等,其实讲的也是同一个道理,就是希望学员能通过亲身体验和实战演练来获得能力的成长 我曾经带过的一个项目里就加入了实战模拟的环节,让学员们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来练习如何制订企业战略,并在最后给出了可行性建议,而这样的练习在正式工作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觉得这样的训练很有价值 可实际操作起来却遇到了问题,有些学员一开始就把答案摆出来了,根本不需要通过思考和讨论就能得出结果,有的小组虽然经过了积极的讨论,但给出的方案却严重偏离了实际情况,要么过于理想化难以实操,要么范围太过宽泛没有重点......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实战练习背后需要更多的设计和引导

靳启冰靳启冰优质答主

多技能是精益生产的一项重要支柱,多技能的培养就是打破铁板一块,打破技能的界限。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对员工能力的要求是多技能多能,员工除了需要掌握本岗位的技术外还需要掌握附近岗位甚至是所有岗位的技术。企业多能板记录了一个人多能训练的学习科目以及合格的情况,是监督员工学习及检验员工学习水准的工具。

多能板由多能训练计划、训练进度及检验三个部分构成。在计划里记录下员工需要学习的技能以及完成时限,同时把员工需要学习的技能制成便利贴,每完成一个技能的学习就把便利贴从多能板的训练进度部分移动到检验部分,直到所有技能学习完成。

多能训练计划可以由管理人员和员工一同商讨制定,多能训练计划为员工指明了学习的方向,有利于员工的自主学习;同时多能训练是在原有技能上的扩大和延伸,多能学习是技能的学习而不是对技能的学习,因此多能学习周期短,员工容易建立成功体验,增加员工学习动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