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鱼是哪只股票?
现在搜索斗鱼,出来的第一个问题是“2015 年最火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斗鱼 TV」为什么失败了” 看到这个题目,真的觉得很有感触啊。从 2013 年开始做直播,到 2014 年开始兴起,再到 2015 年全民直播,可以说我是看着斗鱼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从之前无人在意的游戏频道慢慢发展到成为仅次于熊猫的直播平台,期间经历的事件和改变令人印象深刻。
先来说一下我对斗鱼的看法吧,斗鱼在 2014 年之前做的很好,当时只有游戏和美女两个频道,员工数量也极少(和我同去面试过的人后来去了斗鱼,据说面试了 70 多个人)。因为人少,所以管得很严,主播的待遇相当不错,收入可观并且很稳定,每天上班就是审核一下直播间的内容,管理主播的日常工作,以及应对一些突发事情,比如之前卢本伟在直播间骂人的事件。
那个时候斗鱼的主播和现在的不一样,都是真正有实力的,像蛇哥、董小飒、皇德耀世等,这些主播每个月的流水都是过百万的,给平台带来的收益也很可观。据说平台和他们约定的分成是五五分,当然这个没证据我也不敢乱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平台的收入主要是来自于主播的礼物和佣金,广告收入似乎是没有的。
到了 2014 年的时候,斗鱼忽然开始野蛮生长,各种低俗直播开始泛滥成灾(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斗地主”这个名称深入人心并广泛流传)。这个时候,进入斗鱼的人突然多了起来,但是直播的内容和之前完全不同了,大部分是以互动聊天或者表演为主,虽然也有以前的主播,但数量上已经不能和以前相比。这个时候,主播的收益开始出现分化,部分实力强而且愿意遵守平台规则的主播收入依旧很高,而那些负面新闻多一点或没人气的主播则逐渐消失。
到这里,我个人认为斗鱼的商业模式基本已经确立,就是以低门槛吸引大量用户,利用大量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和金钱创造价值。至于对平台而言,真正赚钱在哪里我不敢保证,但是我记得徐国文曾经说了一句 “我们现在的目标不是挣钱,而是扩张” 。
也许对于斗鱼这样的社交平台来说,用户量真的就像自来水一样,你很难从中获取直接的利润,而收入主要来自于广告之类的间接收益。当然,如果平台能够掌握足够多的用户数据,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毕竟大数据的价值可是堪比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