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次不良记录影响贷款?

邓炜炜邓炜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个人在个人信贷业务中往往占主导地位,如贷款用途、金额、期限及还款来源等。所以,个人信用信息的使用应严格遵守公平原则,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信息主体的知情权。

《个人信用信息底账管理系统业务管理办法》中规定:个人贷款不良记录期限最长为5年。在5年的期限内,一旦出现不良记录,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就对个人作出不良记载;超过5年,个人贷款不再予以记载。被不良纪录的贷款人,在5年后可以重新取得信用记录。

多次不良记录未必不融资

在个人信贷管理中,对于还款记录不良的贷款人,各金融机构应当谨慎对待。但仅仅靠一两个不良记录就去否定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某个人的信用状况,未必合理。尤其是需要贷款人归还贷款本金或支付利息时,更容易产生不良记录。按照上述规定,个人贷款不良记录期限最长是5年,由于贷款人归还本金和利息是贷款合同双方的主要义务,贷款人迟迟不履行这一义务,往往会产生贷款逾期的不良记录。

按照公平原则,在贷款产生不良记录后5年内,贷款人应当持续不断地进行催收,尤其是应通过一定途径和方式,在合理期限内通知贷款人归还贷款,给贷款人预留足够的还款期限,不能因为不良记录就免除催收或延长催收通知的期限。否则,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没有收到金融机构的通知,便不知道自己已成为不良记录主体,更不会因不良记录承担不利后果。

催收到期贷款符合法律规定

催收贷款是一种持续性工作,在发放贷款后,需不间断地对借款人还款情况进行跟踪分析,一旦出现贷款逾期,要及时进行催收,在明确无法收回贷款时,应及时按相关规定进行账销案存。对进入催收阶段的不良贷款,应根据贷款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催收方式。

对于贷款期限短、发放数额小、借款人情况熟悉的不良贷款,可采取直接催收的方式;对于贷款期限长、利率高、催收难度大的不良贷款,可委托律师事务所、资产管理公司等第三方专业社会机构进行催收;对于无法直接催收和委托专业社会机构催收的,可采取公告催收、电话催收、邮寄催收等方式;对于确实不具备催收条件的,可采取双方协商的方式解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