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为什么恨高盛?
因为高盛是美国金融界的代表,而美国的金融危机又是高盛一手制造的。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任职于高盛集团,在任期间他不断降低利率,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给房地产和股市降温。 但他的努力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2007年房产泡沫破裂,次贷危机爆发。随后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开始蔓延…… 很多国家纷纷效仿美国,降息降准,向金融市场注入资金,然而这些国家的救市行为收效甚微。
就在此时,高盛等华尔街投行再次出手,他们游说各国央行,建议推行量化宽松政策,用印钞来刺激经济和金融市场。这一方案很快得到实施,欧美各国央行开始大规模购买国债,向市场注资。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高盛的业绩迅速下跌,巨额的坏账让华尔街的投行们苦不堪言。为了拯救濒临崩溃的金融业,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零水平至负值区间,并开启无限量QE计划。
在美国政府的扶持下,高盛等华尔街投行成功渡劫,并成为美国金融业中最大的一块蛋糕。据福布斯发布的最新数据,高盛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富有的公司之一。 在疫情期间,高盛的年收入高达139亿美元,盈利高达56亿美元。虽然营收和利润分别下降了8%和14%,但相较于2009年的营收和利润高点依然相当。
作为一家私人银行,高盛能够从中获益匪浅。据统计,美国政府在疫情期间向美国国民及小企业共发放了约5.3万亿元的资金,其中2690亿美元直接存入纳税人账户,剩余款项以贷款方式提供。 很多民众拿到这些钱后,并未用于消费,而是直接存在了商业银行里。数据显示,美国居民新增存款高达1.56万亿美元。这其中有很多是曾经欠下高盛债务的美国民众,他们将此前借款购买的股票和保险仓单进行兑换,进而获得一笔现金。
如今,高盛手里的“金蛋”越来越多,但美国人民的债务问题仍亟待解决。根据美联储的估计,全美有700万户家庭面临还贷困难,若贷款违约率继续上升,高盛等华尔街投行将再次受创。 有分析认为,如果高盛不能完成转手卖出,那么它就会像其他投行一样陷入困境,甚至可能被政府接管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