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利率还会上调吗?
美国CPI创12个月新高,美联储加息箭在弦上 由于美国通胀居高不下,美联储加息的压力不断增大。7月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9.1%,环比上涨0.7%,同比增幅创下今年1月以来新高;核心CPI同比上涨5.4%,环比持平,同比增幅也创下了近四年新高。
基于上述数据,市场预测美联储7月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大增,加息75个基点甚至翻倍的概率也远高于之前。若此次议息会议加息75个基点,将成为美联储自1994年以来的最大加息幅度,也将是美联储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
不过,高盛最新的报告仍然认为美联储7月加息50个基点是“更加可能的方案”。 高盛的结论基于对大宗商品市场形势的判断。该行认为,虽然能源和金属价格已经开始下跌,但通胀仍处于高位。在供需失衡的情况下,石油价格在一段时间内可能继续上涨至每桶130美元甚至更高,金属价格也将继续走高等理由,坚持之前的预判。
对于国内政策,高盛仍维持年初判断:“中国的货币政策在二季度后开始转向的可能性增加,主要原因是通胀升高、俄乌冲突以及海外货币政策紧缩的影响。 ” 在央行降准之后,市场此前普遍预计美联储加息对中国央行降息的空间形成压制。但随着全球通胀高位运行且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我国输入性通胀问题严重,加息压力明显增大。
如果美联储加息步伐过快,中国也可能被迫跟进。目前,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货币政策宽松的必要性依然存在。近期国务院多次部署降成本措施,财政贴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举措都将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优化企业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