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投资被抛弃了吗?
“被抛弃”这个词就不准确。作为曾经的海航系上市公司的一员,我在海航投资(000616)身上并没有看到所谓的“被抛弃”的迹象。相反,无论从公司治理还是资产质量的角度看,我反倒觉得海投集团近年来都有明显的改善。
从公司治理角度看,我认为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董事会与管理层开始真正互相尊重且有效协作。
在以前的海航系上市公司中,尤其是航空、机场板块,常常是管理层意见不被董事会采纳甚至是直接对抗的。而在海投集团这个体量相对较小、业务相对简单的公司里,这种矛盾反而显得比较明显。例如在公司更名时,原本叫“天津海运”, 管理层建议改成“天津海运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因为海投集团当时已经进军跨境贸易行业,而 “物流”更能体现公司的业务;但董事会却认为改名会影响上市公司形象,坚持不改名字。结果当然是管理层的意见得到采纳并实施了。
再比如对关联交易的审批上,虽然都是董事长和总经理一人说了算,但此前往往是管理层先斩后奏,董事会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斥之为小气。而现在明显能感觉到董事会开始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审核各项关联交易,并且对于交易金额的把握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其次,我从你提的问题里感受到你对海投集团业务的不理解,所以可能才会说“被抛弃了”这样的感觉。其实无论是“跨境贸易”“互联网金融”还是现在的“大消费产业”,都是企业寻求发展的业务领域,并没有什么高精尖的技术含量或是可以让人吹一辈子的资本。只不过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这几个领域的机遇各有不同罢了。
2013年,海投集团跨界进入跨境出口电商领域,推出“海购网”,当时也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不过随着阿里巴巴启动“淘世界”项目以及亚马逊开通Prime会员服务,跨境电商的竞争格局变得愈发明显。海购网作为后来者,虽然暂时无法与阿里、亚马逊直接抗衡,但也抢到了一部分的市场份额,并在资本市场上受到了一定的认可。
今年4月份,海购网进行了品牌升级,正式更名为环球易购,并且同步更新了英文网址www.geekbuying.com。据我了解,这次品牌更新是对之前业务布局的调整,即以环球易购为主,海购网为辅;另一个目的是向海外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当然,环球易购和以前的海购网一样,都是属于线上销售平台,其销售的商品大部分是由境外供应商直接采购或供货的,因此也不存在所谓“抛弃”的问题。 至于你说到的房地产、影视娱乐以及其他一些行业,在我看来都谈不上是“新业务”,更像是海投集团为寻找合适的标的进行的布局和探索,并不像是在实施什么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