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的区别?
1、定义不同 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入资本获取被投资人所投资的公司的股份,从而获得未来收益的一种投资方式;而债权投资则是指以获得债务收入并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通过购买企业债券或向企业提供贷款等方式间接控股参股企业,分享企业发展成果的投资行为。 从投资对象上看,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的对象都是企业,这是二者最本质的区别。但二者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于债权投资而言更看重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而非盈利能力,对于股权投资而言更为看重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也就是说是否具有偿债的能力是区分债权投资和股权投资的首要标准。
2、风险程度不同 一般来说投资的风险程度与权利和义务的对称性成正比。债权人相对于投资者来说,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权力较小,所承担的义务相对也较少,因此其投资的风险要小于股票投资者,大于债券投资者。股东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对公司的控制和管理享有较大的话语权,因而需要承担较多的管理费用和经营风险,其所持有的股权价值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相比之下,债券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就要小很多了,因为债券的偿还是有一定的担保物作保证的,除非发生违约情况(比如企业经营不善导致无法还款),一般不会出现本金损失的情况。
3、收益的稳定性不同 一方面,由于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另一方面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也会随着持股比例的增加而有所缓解,因此从历史数据来看,一般股权投资所带来的的收益要高于债权投资带来的收益。但是,我们所说的“优于”是有前提的,即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也就是说只有当市场运作规范时,股权才能取得高于债权的收益。当然,如果发生违约事件而导致债转股,那么债权投资也就变成了股权投资,此时收益的分配原则等同于股权投资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全、法规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二者之间的界分并不是那么清晰。尤其是一些融资平台公司,往往通过各种手段虚增利润,骗取政府奖补资金,将这些资金转化为所谓的“投资”资金,用来满足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需要。面对这种鱼龙混杂的“投资”现象,我们不能苛求立法者做出什么指导性的规定,只能期待在未来的发展中逐渐完善相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