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业碳排放指标?
首先明确一点概念,企业碳排放量(Embodied Carbon)是指在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直接或者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总量。 通俗点说就是企业生产的产品在生命周期过程中所排放的碳的量(包括生产过程、使用过程以及回收重复利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举个例子更容易理解:假设A公司生产1吨钢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500kg碳排放,另在使用过程中消耗了1吨标准煤,产生200kg碳排放,总计1.7吨,那么该厂碳排放量就是1.7吨。 而B公司同样生产1吨钢铁,但是采用清洁能源发电,减少了碳排放,每吨钢只产生500kg碳排放;另外C公司是垃圾焚烧电厂,将1吨生活垃圾全部烧掉,产生了3吨二氧化碳,但是通过技术处理把其中一部分制成了活性炭,用来吸附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减排效果达到80%,这样该批垃圾焚烧的总碳排放就剩下千分之六十。 因此可以看到,虽然在表面B公司的碳排放比A公司高(多产生0.3吨CO₂排放量),而C公司虽然比AB两家都多产生1吨CO₂,但却是总体碳排放量减少的那一个。 所以判断一家企业的碳排放水平不能单纯看其直接碳排放量,还要参考其产品和工艺特点。如果该企业采用了先进的低碳技术,尽管其产品全生命周期总碳排放较高,但由于其技术领先,具有较大的减碳空间,仍可以获得较低的碳排放强度评价。
而对于那些技术水平落后,又不愿意投钱进行节能减排改造的企业,即便其产品绿色,整体碳排放也会比较高。 在我国“双碳”政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被要求监测核算报告自己的碳排放信息,掌握自身碳排放情况,为企业制定碳减排路径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