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企业未结汇?
在“跨境金融50人论坛”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王春英公布了这组数据: 全国2.7亿个市场主体中,目前有近15万个企业没有开展出口业务; 有69万家个体户和7万余家企业既没有进出口,也没有外汇收支。 “这说明我们对外贸易的主体是活蹦乱跳的,有非常多的新主体在进行外贸活动。但也说明还有一些‘睡眠者’,还有待于进一步唤醒。”王春英说。 为什么这些企业不对外贸易? 首先是因为海外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不少中小企业选择减少甚至放弃出口订单,保住了利润率。
目前非贸易外币资金管理政策已相对完善,大量企业将暂时不用的外汇余款“囤积”起来,而不申报或者少申报,等待时机“套现”。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一些中小微企业不了解政策,或者抱着侥幸心理,企图通过不合规的方式获取利益,同时规避监管。 随着国际经贸环境的复杂多变,此类违规行为的危害日渐凸显,不仅导致国家税收流失,还加剧了国内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破坏了营商环境。
今年8月,人民银行会同外汇局等部门首次曝光8家上市公司虚假报关、逃汇骗汇典型案例。这些企业通过虚假报关单证的方式,将原材料进口报关后,以付汇手续不全为理由进行拒付,造成国家税款损失及外汇流失。对此类违法行为,监管部门保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除了行政问责之外,涉嫌犯罪的还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