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怎么增加股份?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知识:股份不等于股权,股本等于资本金加上累计未分配利润。 所谓“资本金”在企业法律制度上是指“法定资本”或者“注册资本”。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3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500万元人民币。虽然注册资本和股本不是同一个概念,但两者关系密切,理论上讲,注册资本是股本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法定资本制改为授权资本制后,两者就再也扯不上关系了)。也就是说,如果企业确实已经缴纳了足够的注册资本,那么就必然有相应的股本;但是反之则不然,很多企业虽然有足够甚至超额的股本,但仍然可能没缴足其注册资金。所以,我们通常说某某上市公司总股本是1亿,而实际上可能是9千万市值的股票没有发放出去,或者说虽然发放出去了但被股东质押或者冻结了。总之,股本的大小和是否实缴到位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当然,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来说,只要发行股份筹集到足够资本,不管有没有实际交付现金,都视为“募足资本”,可以开始营业了。此时股本大小和注册资本一样都是确定的,不会再有变化。
但有限公司不同,除非增资扩股或者引入新的投资方,否则无论经营好坏,公司的股本总额和注册资本永远不会改变。当公司盈利且足额缴纳了利润后,只能以公积金转增资本,而不能直接分红给股东;当公司亏损时更不能通过盈余公积补亏。所以,一个企业一旦成立,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都是固定的。 如果企业不想继续经营,想撤资,那很简单,将你的出资退还给你就行了。你作为投资者,取得这个数额的投资收益。 但如果你不想退出,还想继续维持下去,那就涉及增资问题。
你可以两种方式对原注册资本进行追加:一是增加新股东、认购新增注册资本,二是现有股东认购尚未缴纳的注册资本。前者是将原来的注册资本金抽回一部分,然后增加一个新股东进来,具体做法跟首次发行新股差不多;后者是全体股东都出资,使公司股本扩大的意思。 不过一般情况下,公司不会主动增加自己的股本。只有当公司有超出股本金额的资金需求或是为了引进新的战略合作伙伴时,才会选择增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