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务问题症结何在?

长孙帆晨长孙帆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宏观经济政策错误,把泡沫吹的非常大。为了刺激经济盲目扩大信贷和货币供给,而不增加税收或者减少公共支出,导致市场上资金过多,而能投资的标的资产极少(因为所有能投的钱都已经被房地产吸走了),所以钱只能四处投机,结果就是资产价格被不断的推高。当然这个错误的货币政策不仅在中国有,外国也有,美国现在也是天天都在增发货币,只不过中国这次犯的错误尤其严重而已。 纠正的方法其实就是减少货币供给,同时增加了税收(特别是个人所得税)和公车购置税等,但是中国的消费税其实一直很不合理,应该增加的部分很多,尤其是香烟,应该全部征税。还有烟草商业利税中70%以上是给农民的补贴,也应该取消。另外土地出让金也该收收钱了,毕竟现在地价涨的很厉害(这实际上还是减少了市场流动的资金量,虽然这个资金量不大)。

2、宏观调控无效。该紧的没紧,该松的没松。该收紧的时候财政和货币政策都没有及时发力,等到需要宽松的时候又已经来不及了。宏观调控本身没有错,错的在于执行者根本没有掌握好度,该紧的时候松,该松的时候紧,贻误了最佳时机。

3、经济发展方式落后。靠投资、出口和房地产拉动GDP增长,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一直上不去(虽然一直在喊振兴第三产业,但实际上是金融和房地产在拉动第三产业,其实很多服务行业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比如教育医疗就极为低迷),这样GDP虽然上去了,但消费能力根本得不到提高,内需始终上不去,对外依赖程度依然很高。要解决债务问题,就必须得改变这种低质的GDP增长方式,转型为高质的GDP增长方式。

丘柏芙丘柏芙优质答主

从宏观杠杆率角度来看,虽然中国政府对金融风险一直保持高度警惕,也着力于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降低实体经济的杠杆率,但是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中国宏观杠杆率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2015年末、2016年末和2017年一季度末,按照广义信贷口径计算的实体经济杠杆率分别为249%、257%和260%,上升势头虽然已经出现减缓,但是去杠杆之路依旧漫长。与此同时,按照存量债务相对于GDP和财政收入的比例来看,中国政府债务压力也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从企业债务角度来看,中国经济的高债务率主要集中在非金融企业部门,而非家庭部门和政府部门,这使得中国的企业部门在经济下行的时候更容易受到债务风险的冲击。2015年底中国企业债务总额为146.81万亿元,债务规模相当于GDP的157.4%、相当于企业营业收入的90.3%和企业净资产的117.8%,企业部门债务水平明显偏高,一些产能过剩严重或竞争力较弱的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尤为沉重,也使得一些产能过剩严重或竞争力较弱的国有企业出现资不抵债,资产负债表衰退的风险较大。

从政府债务角度来看,中国政府债务率虽然低于发达国家,但是也仍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中央政府债务风险可控,但部分地方政府存在局部性风险。截至2015年末,广义中国政府债务为34.83万亿元,政府债务率(债务余额与GDP之比)为64.4%,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略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62%),但是明显低于发达国家(122%)和欧元区国家(127%)。从地方政府来看,根据《中国财政年鉴》,2013年和2014年地方政府债务率(债务余额与综合财力的比率)分别约为120%和93%,高于国际公认警戒线(100%);从区域来看,部分地区债务负担较重,2014年末,青海、贵州、新疆和内蒙古等地区政府负债率(政府债务余额/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100%,分别为199%、144%、134%和105%。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