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哪国对中国限气?
这个问题很复杂,简单地说,就是中国进口天然气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国内需求增长过快;二是国外供给增长受阻。 先说第一个问题——国内需求增长过快。
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仍然居高,占比高达70%以上(2016年数据)。作为高碳产业,煤炭的产能过剩和库存偏高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严控煤电项目、严禁以煤定产等。但不管是政策还是市场调节,都需要一个过程。在去产能过程中,作为传统的高耗能行业,钢铁和水泥先被限制发展,接着是煤化工,最后才是天然气,可以说,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是迫于无奈才被开发出来的。现在好了,天然气被禁用了,其实,这是被“冤枉”了。
第二个问题——国外供给增长受阻。前面说了,我国天然气主要来自进口。进口的通道有两条,一条是通过管道从俄罗斯输入,另外就是通过海上运输,从亚洲各国输入。 以前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主要是通过管道,途经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然后进入中国新疆,也就是所谓的“西气东输”工程。这条线路的供气量一直在稳步上升,从最初设计的每年300亿立方米,增加至目前的每年3000亿立方米。同时,为了兼顾沿海地区的用气需求,还计划从俄罗斯通过管道向东北方向输送天然气,在大连新建一个新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并建设相应管道网络。
除了从俄罗斯的管道气之外,我国还积极开拓其它进口渠道,目前取得了重大突破的是澳大利亚的液化天然气,该气体经过海洋航线抵达中国后,只需冷却即可气化供用户使用。与俄罗斯管道气相比,澳气更加灵活,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随意调节,而且价格相对便宜,不过环境风险比较大。还有缅甸天然气和柬埔寨天然气等小型气田也在规划建设之中。 但问题是,我们现在进口天然气的通道只有两条,而这个瓶颈在于中东地区。
因为中东是世界天然气富集地区,也是重要生产地和输出地。我们国家从该地区进口天然气的路线主要有三条:一是从中东沿岸海域由船运至我国东南沿海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二是从伊朗穿过土耳其到马其顿,再通过管线进入欧盟,然后连接已经规划的“中欧天然气管道”,最终到达我国东北地区或华北地区;三是从波斯湾沿岸经海底电缆输送到我国沿海地区。
鉴于当前形势紧张,美国不断插手干预中东事务且与以色列关系日益密切,大家担心伊朗问题会再次激化,从而使我国在中东地区的天然气战略受到影响。国家在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而其中重点就是中东地区的能源战略。尽管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但是我猜想要不了多久就能迎刃而解。 祝楼主好运!希望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