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bat比美国如何?
首先,中国BAT属于商业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而谷歌,Facebook 等属于高科技公司,以科技创新和用户体验为第一目的。所以从初衷上来说就决定了中美两国的互联网企业走向的不同。 中国作为互联网应用大国,在支付,外卖,旅行,O2O等诸多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这些应用的普及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同时也挤压了传统行业的空间。因此可以说BAT的成功更多的是贡献给了社会而不是自己赚了多少钱。 而Google等美国互联网公司则是站在了科技和创新的肩膀上。无论是搜索还是邮箱或者广告,无一不是基于其领先全球的技术优势。虽然也有像Gmail这样免费的,但是说到底技术优势和用户基数给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免费午餐。
其次从企业规模上来看,中国企业更偏向于“小而全”,而在人才和技术上的积累又使得BAT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了一定的垄断性。比如百度在搜索引擎,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腾讯在即时通讯上都具有相当的统治力。这种优势使得他们能够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来发展自己的生态链,从而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而谷歌等美国互联网企业更多的时候是在扮演一个连接者或者说平台者的角色。他们通过技术和用户基础成为众多创业公司的首选合作伙伴,而很多新兴的创业公司正是借助他们的平台才得以快速发展。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谷歌等美国巨头在互联网产业上的布局也更加全球化,在中国市场他们也同样拥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最后从员工角度来看,中国的BAT工作压力相对来说比较大,加班比较多,而且晋升机制比较完善。对于年轻程序员来说有着比较可观的激励作用。而美国的谷歌等公司工作节奏相对较缓,压力没有那么大,晋升也比较慢(工程师职位基本上一年升一级),但工资和补贴较高。
中国企业更注重效率,美国企业则更注重用户体验。中国企业偏重于全能型,而美国企业则擅长于在某一项技术上深入下去并加以利用。最终结果会导致中美互联网企业的实力差距不会一直拉大。但短期内来看,BAT在多数领域依然会是Google, Facebook等美国互联网企业难以逾越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