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如何做空?

汤媛雯汤媛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10年4月9日,中国A股市场上演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空仓”行情——当天沪深两市下跌股票数量达3684只,创出历史单次暴跌记录;上证综指大跌7.7%,深证成指重挫7.56%。 这场暴跌的源头就是当时的“国民炒股”行为。据中信证券估计,当时自融资买入和股票质押贷款余额分别高达5100亿元和4400亿元之巨。

在暴跌前,市场流动性非常充沛,A股市场的杠杆比例也达到历史最高的7倍之多(2010年一季度末,流通市值与流通换手的比值高达7.4)。 但随后政策调控迅速到位并不断加码,银监会先后三次紧急会议,部署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预警和管理措施、严禁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同时,央行两次降准共计2500亿,释放流动性。

尽管政策及时出手,但市场信心依然受到重创,千军万马抢筹码的景象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纷纷套现离场。以招商银行(600036)为代表的银行股率先企稳反弹,因为人们意识到金融危机对银行的冲击远大于其他行业,商业银行具有较为稳定的盈利模式和收益预期。之后随着宏观经济数据的好转,上市公司财报的陆续披露,政策逆周期调节效应的不断显现,大盘指数震荡上行,最终收复失地并创下新高。 那场危机中做空的机构和个人显然没有占到便宜。

但问题是谁先抄底了谁就赢了,而在政策大力调控下,底部是不太可能轻松抄到的。于是很多人便转向做多,等待下一轮“牛市”的到来。 在那以后,监管层不断祭出多项举措防范股市异常波动,包括严控融资融券业务、加快股票发行改革、加大违法违规处罚力度等。

到了2015年股市再次大热之时,监管部门果断出手,收紧杠杆,给疯狂的市场浇了一盆冷水。随后股灾爆发,多次熔断的奇观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那次熊市来得快,去得也快。政策救市之后,市场重拾升势,并创出历史新高。

武钰涵武钰涵优质答主

随着a股纳入msci、富时罗素指数,a股国际化的进程大大提速,海外投资人的不断进入,市场也必然朝着专业化和规范化方面发展。除了定价更加合理以外,另外一个影响就是双向交易的参与者会更加理性,市场的震荡走势会加剧,而投资者想要在这复杂的市场环境下获取收益,就需要改变以往单边做多的交易思维,更需要衍生品的配合才能把握更多交易机会,尤其是股指期货等指数类衍生品。在国内的衍生品市场中,股指期货是做空a股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工具,也是很多投资者参与a股市场对冲的重要工具。股指期货的交易规则与股票交易较为类似,股指期货也可以进行多空双向交易,以沪深300指数期货为例,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交易代码是if,沪深300指数期货一张合约的交易金额为指数点位乘以300元,比如if的指数为4000点,则交易一张if合约需要4000*300=120万元,按照15%的保证金收取计算,则需要18万元左右的资金。由于股指期货具有杠杆效应,因此在到期交割时,实际的盈亏完全按照交易时的1比1的价差结算,这就是股指期货做多获利的原理。股指期货多空双向交易的特性,可以通过交易卖出单来实现空头套保或者空头获利。同样以if指数4000点为例,假设该指数在未来一段时间会下跌,则可以通过交易卖出if的一笔空单,等待指数下跌后多单平仓,平仓价和开仓价之间的负差就是股指期货做空的获利。假如在if4000点卖出建仓,到期前,指数跌幅为10%,则平仓时的指数点位为3600,则获利为(4000-3600)*300=12万元。通过股指期货的做空交易,在a股指数下跌过程中,可以有效规避投资组合的指数下跌造成的风险,起到真正的对冲作用,也是投资人追求绝对收益的最好工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