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多久为长线?
在资本市场中,“长线”一般是指时间跨度较长(一般以周、月、季计)的投资策略;与之对应的是“短线”,通常指时间很短(一般以日内或数日计)的操作方式。 由于我国股市实行的是T+1交易制度,当日买入的股票需隔一个交易日才能卖出,因此不存在当天买入当天持有的情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所谓的“短线”操作都是持股不超过两个交易日的“超短”操作了。
不过如果投资者能克服心理波动带来的干扰,坚持长期持股不动,即使每日盯盘、每日操作,其实也已属于长线的范畴了。 在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人们一般把每周投资决策一次以上,甚至每天都有投资决策的交易者称为“day trader”,直译为“日交易者”,意为“天天做交易的”。而将每月投资决策一次以上的“超长线投资人”称为“stock market investor”,直译为“证券市场投资者”,意味通过买进卖出证券,实现财富增长的长期性投资。 当然,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可能更多的是将单笔金额不大但频繁交易的短线买卖理解为“投机”。这种投机行为虽然也可能带来较高的收益,但它与风险厌恶者的性格往往不相融,因为风险厌恶者总想及时止损,落袋为安,他们很难长期坚持持有亏损的标的。
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否愿意并且能够长期坚持持有获利的股票是区分稳健投资者和投机者的重要指标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我们讨论的“长线”和“短线”是基于交易频次来进行的分类,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持有一个星期才叫长线,买进去马上卖掉就叫短线。
对于某些交易者,尤其是高频交易员来说,他们可能一天内进行多次交易,但如果每次间隔的时间很长,那么也可以称之为长线交易者了。同理,对于一些价值投资者,他们可能会每周甚至每月才进行买入操作,但他们每次连续持有很久,直到股价发生明显的上升或者下降趋势时才考虑卖出,这样看来,他们又是短线交易者了。所以,究竟长线还是短线,并没有绝对的标准。